2025-08-04起,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将强制执行。本次新规要求中药饮片标签必须标注保质期,并明确由生产企业自主研究确定,同时给予旧包装产品过渡期消化库存。短期看,企业需增加研发投入(如稳定性试验)和包装/仓储升级成本,中小企业承压显著;长期则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,头部企业凭借技术、资金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。
光大证券分析,当前,中药饮片行业的CR5仅18%,质量抽检不合格率长期徘徊在12%-15%,重金属超标、农残问题突出。中小企业因缺乏研发能力难以准确测定保质期,面临淘汰压力;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化优势,市场份额有望向头部集中。
同时,在创新药爆发背景下,中药行业正加速与现代科技融合。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经典名方转化为新药,据国家药监局(NMPA)官网公示统计,截至7月15日,今年已有12个中药获批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。康缘药业、扬子江药业等企业通过独家品种构筑竞争壁垒,云南白药、以岭药业等企业布局First-in-Class创新药。
政策端,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享受审评绿色通道,中药配方颗粒国标扩容至6000余种,院内制剂转化空间释放。
展望后市,据中研普华《2025中国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中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,预计2025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将突破2800亿元,到2030年有望达到3500亿元。
落脚到A股市场,光大证券认为,行业整合期龙头企业增速或超行业平均水平,政策倒逼企业强化质量控制,具备溯源技术(如区块链)和规模化产能的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提高,关注中药饮片龙头企业。


全部评论


机会情报